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高教视点 · 正文

加快推进大学治理体系现代化

发布时间:2020-04-20

阅读:

作为我国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教育经过新中国成立7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实践探索,形成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制度体系,在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建设学习型社会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这一高等教育制度体系,既有着十分丰富的实践内涵,又有着非常鲜明的中国特色,同时具有全新的世界意义。立足高等教育由大众化阶段向普及化阶段跨越的新起点,面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新需要,我们必须从以下五个方面加快推进大学治理体系现代化。

1、完善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的 一体化育人体系

——立德树人绝不仅仅停留在德育课程的讲授上,而是应该渗透到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中

今天的大学,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延伸到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承载着越来越多的使命和责任。但究其根本,立德树人仍然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是高校的立身之本,是办好中国特色高水平大学的核心理念,是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有效落实这个根本任务,需要我们坚决贯彻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思想理念,构建纵向衔接和横向配合相统一、校内教育和校外培养相协同的一体化育人体系。

在大学阶段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应该解决大中小学德育教育衔接不紧密的突出问题。从实际情况来看,虽然大中小学的德育在传授内容上呈现步步高的趋势,但在实践层面上却难以达到层层深的效果,必须有效解决知识传授与行为实践相背离的矛盾。与中小学相比,大学生的思维方式、认知范式和交际行为都具有一系列新特点,特别是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方面,呈现出思想观念多元化、价值追求个性化、人生理想务实化等鲜明特征。对于在基础教育阶段接受的思想品德教育,当代大学生大多有一个独立思考、评判选择、内在转化、自觉践行的过程。这就需要树立系统思维,科学把握各个阶段学生成长的认知规律,建立既与中小学德育相衔接,又真正适合大学生成长特点的一体化育人体系,从而使中小学的德育教育在大学阶段得到巩固和完善,真正内化为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

在大学阶段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应该解决思想政治教育中“五育”割裂化的突出问题。我们要清醒认识到,立德树人绝不仅仅停留在德育课程的讲授上,而是应该渗透到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诸多方面中。要明确所有教师都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德育的要求贯穿到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之中,加强学校德智体美劳教育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大力构建以课程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网络育人、心理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资助育人、组织育人等为依托,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形成强大育人合力的立德树人落实机制。

在大学阶段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应该解决长期存在的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不协同的突出问题。当代的大学,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象牙塔。所以,在大学生的教育培养特别是思想品德养成过程中,大学不能再唱独角戏,应该统筹发挥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的育人资源。特别要高度重视家庭教育,这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是每一个教育的起点。同时,要高度重视社会教育,这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必要延伸,是学生走向社会不可或缺的历练过程。只有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不唱对台戏,同唱一台戏,才能相互协同,形成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强大合力。

2、夯实以服务需求为特色的 学科专业体系

——压缩“平原”,多建“高峰”,避免赶速度、铺摊子、求规模

学科专业设置的特色是一所高校的最根本特色,学科专业建设水平是一所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在高等教育整个体系中,各高校应该立足本校实际,紧紧围绕国家和社会需要,设置科学合理的学科专业体系,这是解决高等教育供给与需求这一结构性矛盾的迫切需求。

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存在供给与需求上突出的结构性矛盾:一方面是高校毕业生数量庞大,就业难问题长期困扰着我们;另一方面是人才供给远远满足不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在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了新常态、产业结构正在发生重大调整的背景下,就业难与人才难得的矛盾更加突出。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在高等教育规模急剧扩张过程中,一些高校过分关注规模数量发展,而忽视了学科专业、类型层次、内外部管理等结构的调整,影响了高等教育整体效能的发挥。所以,要扎根中国大地、坚持服务需求这一导向,把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学科专业设置调整的前提条件,把落实国家标准作为学科专业建设的底线要求,确保学科专业自身发展的“小逻辑”服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大逻辑”。

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有选择性地设置和发展学科专业,是学科专业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结构类型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已经从相对单一的结构向多元多样化办学结构转变。但是,这种转变不是说学科专业越多越好,越全越好。学科专业不在多、不在全,而在特、在强。关键要建设好与本校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相匹配的学科专业群,压缩“平原”,多建“高峰”,避免赶速度、铺摊子、求规模。尤其要把学校传统的优势学科专业做强,把国家战略急需的学科专业做精,把新兴交叉融合的学科专业做实。一些高校选择学科专业的时候往往忽视这些问题,简单与其他学校的学科专业进行对比,认为论文发表量高的学科专业就是优势,忽视了学科专业和学校的特色定位。

实际上,“特色+优势+一流”,才是真正的一流,才是持久的一流。在具体操作上,要不断强化学科专业高点,培育学科专业重点,扶持学科专业增长点。既要克服“唯学科专业论”的倾向,也要克服“撒芝麻盐”的倾向,把有限的资源统筹利用好,好钢用在刀刃上,形成学科专业发展优势带动、多元发展、交融并存的良好态势。另外,要针对高校学科专业上的盲目布点、重复设置,“多而散”的功利性现象,必须痛下决心建立预警机制,把就业状况反馈到人才培养环节上来,引导高校科学合理设置学科专业,统筹好学科专业的存量升级、增量优化、余量消减工作。

3、形成以协调发展为目标的分类办学体系

——不能盲目攀高,一味追求学术型、综合型,要形成梯度、对接需求,要从“金字塔”转向“五指山”

在我国的高等教育领域,既有研究型大学,又有应用型大学,还有职业技术型院校。我们的各级各类高校要在不同地区、层次、领域内办出特色,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把多样化、有特色、服务需求作为高校发展的战略选择,实现高校的错位发展、内涵式发展,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格局。

在学校层次类型上,不能盲目攀高,一味追求学术型、综合型,要形成梯度、对接需求。要从“金字塔”转向“五指山”,既要发展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也要发展应用型大学,不同层次的高校都要追求卓越、办出特色,实现高校差异化发展。本科教育要培养适量的基础性、学术型人才,但更重要的是加大力度培养多规格、多样化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研究生教育要以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为重点,培养结构从以学术学位为主向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协调发展转变。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为重点,走校企结合、产教融合、突出实战和应用的办学路子。近年来,教育部强调,特色学校不能变为综合学校,专科高职学校不能升为普通本科学校,职教体系学校不能转为普教体系学校。现在,职业学校不能再像以前那样,随着办学层次的提升,转入普教体系发展,而是保留职业学校名称特色,保持职业教育属性和发展定位,积极探索本科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新路径。

同时,要通过推动一批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使普通高等教育与职业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比例更为合理。通过加快“双一流”建设,形成高层次高水平的学术人才培养体系。特别是,要针对不同类型层次高校的办学特点和资源需求,形成分类评价的体系标准和管理政策,建立不同类型高校的经费投入、人事管理、质量评估、监测评价制度,逐步构建起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分类办学体系。

4、构建以质量贡献为导向的教育评价体系

——学校过于追求排名是一种学术短视的功利行为,世界上名声赫赫的大学,没有哪一所是通过排名排出来的

评价是一个必须解决的老大难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要认真践行重师德师风、重真才实学、重质量贡献的价值导向,构建以质量贡献为导向的教育评价体系。这样一种教育评价体系,应重点把握好四个方面:

一是培养一流人才,把人才培养质量作为首要标准。一所大学办得好不好,主要是看培养的学生优秀不优秀。大学应该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在其中涌现出引领社会发展的能工巧匠、学术大师、兴业英才、治国人才。

二是产出一流成果,把对国家的贡献度和国内外公认度作为重要考量。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是大学的使命。大学的成果应该表现为破解世界科技前沿难题、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回答解决区域行业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等多种形式。

三是发挥一流影响,把形成的重大影响力作为最高评价。大学的影响源自大学文化的沉淀和积累,表现为对高等教育现代化趋势的引领。要以长远的眼光、历史的视野,审视一所大学对国家、民族所作的贡献,以及对推动人类文明进步所产生的影响。

四是办好一流本科,把一流本科教育作为立校之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基础在本科。没有高质量的本科,办好大学就缺乏根基。大学的本科教育应该在领导精力、师资力量、资源投入等方面具备充足的保障。在办学质量的评价条件中,要加大本科教育的指标权重,使本科教育和人才培养真正成为大学的底色和第一使命。

需要强调的是,在构建中国特色教育评价体系时,可以借鉴参考国外一些通行的做法,在可比领域和具有显示度的指标上,加快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赢得国际的认可和尊重。但是,我国的大学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和特色,绝不能被国外的排名指标牵着鼻子走,更不能简单套用、完全依赖。建设“双一流”,不能唯国际排名论英雄、论成败,关键是要解决好国家和民族面临的时代问题,这是我国大学不可回避、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学校过于追求排名是一种学术短视的功利行为,不符合学校发展和学科建设的普遍规律。世界上名声赫赫的大学,都是因为优秀人才培养和卓越学术成果积淀而得到公认的,没有哪一所是通过排名排出来的。

5、坚持以党的领导为统领的内部治理体系

——形成“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治理格局,释放办学活力,激发办学动力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等教育,要构建以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为核心,以职能部门和专业院系为依托,以学术委员会、教代会、理事会等为支撑的现代化大学内部治理体系。坚持和完善这个治理体系,才能形成“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治理格局,释放办学活力,激发办学动力,不断提升高校办学治校的治理能力。

首先,要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增强政治引领力。在大学内部治理体系中,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个根本制度,就是党委重在谋划和决策,履行把方向、管大局、做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职责,统一领导学校工作;校长重在实施和管理,全面负责教学、科研和其他行政管理工作,依法行使职权。在这一体制运行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把握好“集体领导、科学决策、分工负责”这三个关键点。

其次,要充分发挥职能部门、各个院系和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形成高效、协调、顺畅的运行机制。注重激发院系“中场发动机”作用,把党的教育方针和重大战略部署,落实到院系的各项工作中来。充分发挥学校各职能部门联动的工作优势,始终围绕学校的中心任务特别是人才培养这个核心,坚持不懈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要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坚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原则,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再次,要学习借鉴国内外办学治校先进经验,把学校的学术组织和群团组织作用发挥好,创造良好的办学生态环境。实现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既相对分离,又相互促进,形成相得益彰的良好工作机制。既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学术发展和学风建设等事项中的作用,真正做到“学术的事,多听教授的”“上课的事,多听老师和学生的”;又要充分发挥工会、教代会、学代会在学校民主管理和监督中的作用,调动广大师生参与学校改革发展的积极性,推进学校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还要充分发挥理事会或董事会在参与讨论学校发展规划、经费筹措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作用,建立健全社会支持和监督学校发展的长效机制。

(来源:2020年04月07日光明日报)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版权所有 2021-2022 122cc太阳集成游戏(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 搜狗百科 鲁ICP备15026974号-1 POWERED BY Rosio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