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高教视点 · 正文

马陆亭:“十四五”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方位

发布时间:2021-08-23

阅读:

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百年未有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大势大局,由人工智能“头雁”带动的科技革命、激发的产业变革是关键推动力,中美战略博弈是重要变量,我国疫情防控“常态化”和全球疫情“长态化”是新增变量,“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顺应大势、推动大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安排。高等教育已进入普及化阶段,高等学校需要适应国际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变化,融入新发展格局,在国家需求中寻方位开天地,推动自己的内涵模式变革。中共中央第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指出“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我们需要正确认识高等教育的方位和内涵变化,加快完善高等教育体系,以评价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

一、高等教育的地位在提升

面对“十四五”时期的高等教育,我们首先需要思考的是其发展的时代背景。展望新时代,大的主题词是高质量发展、新发展格局、新发展理念、新征程、民族复兴、大变局、科技革命、创新型国家、主要矛盾变化等,在高等教育领域主要是普及化阶段、高质量教育体系、扎根中国大地、培养时代新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双一流”建设、应用型高校、职教本科等。

聚焦到“十四五”时期,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迈向高收入经济体、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强主体功能区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克服疫情影响等都成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关注的重要因素及重要发力点。在这样一个充满挑战、变革和竞争的重要历史时期,高等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明显上升。

1.“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在不断深化。1999年,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在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的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把教育作为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的知识产业和关键的基础设施,摆到优先发展的战略重点地位”。这是具有时代意义的论断,“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由此成为新世纪二十多年来对我国教育地位与作用的集中概括。

“基础性”是根本的东西,表明无教育不行,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所指出的“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先导性”意味着先行先到和引领引导,教育、科技、经济、国家的渐次兴旺发达是世界中心迁移体现出来的教育和社会发展关系的规律,在现代社会里教育的发展更是孕育着新的经济产业增长点;“全局性”代表着系统、全面和整体,体现着战略意义的重大,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是纲举目张中的纲,影响着全社会的方方面面。

新时代是党中央对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的重大政治判断,教育发展的时代感、紧迫感更强,必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支撑、培养时代新人,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依然存在并不断深化。“经济靠科技,科技靠人才,人才靠教育。教育发达—科技进步—经济振兴是一个相辅相成、循序渐进的统一过程,其基础在教育。”

“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人才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更加突显。”“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因此,必须坚持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先手棋。

2.“决定性、民生性”作用开始呈现。新时代必然有新的特征进展,在高等教育领域就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民生性”作用开始凸显。

“决定性”表明高等教育的地位作用更为关键,决定国力竞争的成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阐释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重要性,如:“时代越是向前,知识和人才的重要性就愈发突出,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就愈发凸显。”“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教育不仅“决定着人类的今天,也决定着人类的未来”,“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可以说,没有教育的现代化就难成国家的现代化,没有教育强国就难有现代化强国,没有人民满意的教育就不可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因此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面对未来国际竞争局势的加剧,创新成为制胜的法宝。高等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的龙头,是创新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和由0到1原始创新成果的孕育地,高等教育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国家发展的未来。

“民生性”表明高等教育与社会的联系更加密切,甚至像基础教育那样关系到千家万户。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实现和不断前行,高等教育将成为重要的民生议题,入学机会、就业、区域协调、乡村振兴等无一不涉及高等教育,社会、教育、学校的局部细微小事对个人、家庭而言就是天大的事情。高等教育元素将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人、每一个点,影响越来越广泛。提高质量、促进公平将长期成为高等教育发展需要直面的主题。

量变引发质变,既是客观的规律,也是时代的特点。高等教育既要为国家发展培养一流人才、奠定科技基础、攻克关键核心技术,也要培养各类专门人才、提高国民素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种现实需求。“昔日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高等教育已不能光考虑“顶天大事”,还需要重视“立地小事”。小细节会决定大格局,社会治理方面的民生性问题常常会深度影响经济发展的行稳致远,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点都有可能起到重大作用。

在地位提升的过程中,高等教育需要把工作做实,特别是做好质量特色精加工,以春风化雨致绵绵入心达久久为功。

二、高等教育的内涵在变化

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时期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要义。时代之变、环境之变、基础之变、地位之变,必然会引发高等教育的办学内涵和发展方位之变。

1.深刻理解新时代高等教育内涵的变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们通过学习借鉴苏联、欧美等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经验,结合自身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和发展阶段特征,逐步建立起了适应每个阶段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并通过“211工程”“985工程”“双一流”建设、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等对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截至目前,可以说世界上任何一种有典型意义的高等教育模式都有中国学者进行研究,在我国的三千余所高等学校里都开展过多层面局部的尝试探索。

独特的历史、文化、国情、时代决定了我国高等教育最终要走自己的发展道路。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世界上不会有第二个哈佛、牛津、斯坦福、麻省理工、剑桥,但会有第一个北大、清华、浙大、复旦、南大等中国著名学府。”提出了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重要命题,指明中国的教育必须按中国的特点和中国的实际办,表明新时代高等学校的面向、内涵、模式将发生重大转变。

进一步概括而言:六七十年来,我们对世界上高等教育先进的经验模式都有过相应的学习借鉴,当今我们迈向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高等教育在向更高水平迈进中需要创新自己的模式,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对我们的打压封锁也使得我们明白要走好自己的道路。办学和育人是高等学校的永恒主题,而时代正在赋予其新的内涵特征——新时代的办学即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新时代的育人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育评价要做好导航护航工作。

2.深度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面对中美冲突加剧、全球疫情爆发,逆全球化思潮兴起,在大变局中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高等教育的使命和责任。中国作为一个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走不同发展道路的发展中的大国,以维护经济安全为基础推动社会稳定发展已成为基本的政策取向,为此需要丰富健全自身产业体系,实现满足内需和走向世界的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5月23日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经济界委员时指出,要“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2020年9月22日的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中,提出“人力资源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依托”“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一个关键问题”。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把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作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的重要内容。

就内循环而言我们需要思考:在经济上,面向高收入经济体未来和完整工业体系链条需要,着力发展让人民受益的产业;在社会上,面对主要矛盾变化,积极推动区域平衡,缩小城乡差距,解决好人口流动问题;在政治上,加快推进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满足信息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强国建设的需要;在文化上,以新发展理念推动社会和谐、精神文明、自然生态,使人安居乐业。面对未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民生产业同样重要。

就外循环而言我们需要思考:在经济上,主动应对逆全球化挑战,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理性推动开放大业;在政治上,面对冲突加剧,用智慧打破封锁;在科技上,融入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推动创新发展和应用;在文化上,通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宣传和推广我们的先进文化。面对未来复杂国际环境,美国越是封锁,我们越要开放。

高等教育要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面向产业链、消费链各环节,聚焦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民生保障短板、区域发展不平衡、美国科技封锁加剧等影响经济走势的重大问题,发挥自己的知识、智力、人才等创新优势,主动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和体系关系,服务国内生产供应链完备、参与全球分工产业链调整,在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壮大实体经济、实现乡村振兴、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增强文化软实力等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等方面发力,助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的提高,推动经济价值链的完整性和高端化实现。具体而言:

一是全面服务国家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需求。高等教育已进入普及化阶段,面对人均GDP跨越一万两千多美元的高收入经济体关键节点、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及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需要,有着四千多万体量的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一定要瞄定扩大内需、发展安全的战略基点,科学对接国家全链条产业体系,促进提高创新链整体效能。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完整布局、分类评价,推动理论创新、应用实践、技术技能人才合理规划、科学培育,全面满足各行各业对尖端科技、产品研发、工艺生产、能工巧匠的现实需求,着力实现从0到1突破、攻克关键核心技术、解决社会产业实际问题的有机结合。要聚焦国家战略,助力主体功能区和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创新型城市建设;还要面向民生领域,服务小微企业和乡村振兴,开发孵化让广大人民群众受益的产业。

二是全力推动对外开放新格局。展望世界未来,不同国家自然禀赋各异、科技创新降低商品成本现实、社会资本趋利本质不变三大推动商业全球流动的基本特征依然存在,经济全球化仍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需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符合世界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和美好愿望,因此开放是滔滔大势,短期的“回流”抵挡不住长期的趋势。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既是国家开放国策的积极参与者,更是巨大受益者,面对新发展格局一定要积极成为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力量。高等学校是学习型、创新型组织,开放是其本质属性,因此要在国家未来开放大业中承担先锋队、融合剂作用。有关政府部门要从战略高度支持大学开放,把教育合作交流当作国家国际关系稳定器看待,推动建立国别间学术交流规范框架,重视开展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鼓励高校以多种形式开展国际交往,大力弘扬中华文明软实力;高等学校要主动作为,关注发达国家领先学科分布和全球产业链布局,加强与全球科学家建立广泛友好关系,善用各种渊源扩大朋友圈,用更多智慧推动学术合作交流。

三、高等教育的模式在调整

推动新时代高等教育模式变革的因素,根本上还是外因通过内因而发生作用。内因是:我国高等教育到了由学习借鉴向创新发展转变的历史节点,以及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外因是:新冠疫情催发的线上教育大规模实现使我们真实地看到了信息技术的力量,中美战略博弈又使得我们必须在变局中育新机。

在高等教育的模式中,办学模式处于枢纽环节,上接治理模式,下接教学模式,过去我们常常提及的“千校一面”指的就是办学模式。过去很多年,三者的关系基本是单向的,即“治理模式→办学模式→教学模式”,办学模式受治理模式的制约,同时也深刻地影响着教学模式。而面向未来,它们彼此双向作用、交互影响的态势基本形成。

1.教学模式已经开始发生变革。在过去三十年里,教育界较早看到了信息技术的发展前景,国家在发展教育信息技术方面投入很大,但效果似乎不太明显,较多具有观赏性。例如,发挥的实际作用有限,市场的介入不多,健康的商业盈利模式没有出现;再如,慕课起步很响、提得很高,但在现实的应用中对高等学校教学模式的贡献并不大。

然而,新冠疫情期间的“停课不停学”“宅家教育”直接推动了教育新形态。仓促上阵的线上教学尽管看上去是浅层次的,主要是实现了课堂教学的搬移,但作用是实实在在地发挥了,并且是几千万大学生、两亿多各级各类学生的全面受益。这是了不起的成就,具有模式变革的意义,表明我们多年的投入有了真实的回报。现在商业界也非常活跃,新东方、好未来等社会教育机构纷纷踏足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教育领域。未来,有可能出现明星教师,他们的授课可以服务几万人甚至几十万人的学习。精品明星课程的出现,虽然不能完全替代地方院校教师的课堂讲授,但会使部分教师的作用变成辅导讨论,加强了课堂研讨,从而推动教学模式变化的发生。

还有实践教学如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如何更加有效、如何以科研带教学、如何实现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等等,高等教育的各个层次类别、不同学科专业都会有所不同。如研究型大学和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学会有根本性的不同,文理工农医各科的教学组织形式也定有很大不同。

今后的问题不是教学模式变不变的问题,而是如何变、如何把传统与现代结合得更好的问题,是如何把不同教学手段的长处发挥好而规避掉其弊端的问题。有两点特别重要:一是课堂教学、线上教学、实践教学的混合式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过去讲混合式教学谈的多是线上线下,概念内涵需要拓展,需要把实践加上,因为育人的目标方向在深化。二是如何实现规模化教学的个性化安排,人工智能、教学组织都是促进因材施教开展的工具与方式。

技术很重要,技术是实现理想、让思想变为现实的手段。人工智能技术融入教育,对未来的教学模式改革将发生重大的影响,将显著影响教育的形态变化。

2.办学模式将会迎来系列挑战。在“双循环”背景下,高校办学模式将发生深刻变革,办学更加多元也更加复杂。最根本的是坚持和立足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重视信息技术对教育的深度影响,开展服务新发展格局的多种探索。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办学模式的变化已经开始显现,未来的学校会更加多元和复杂。

面向国内,需要深化高等学校的多种职能,整体实现各校教学、科研、服务之间的有效耦合,针对科技前沿、产业方向、区域繁荣、企业兴旺、安全发展等现实问题,达成潜心学术和开门办学的有效统一。

面向国际,需要扩大开放,创新发展,重视效果,实现高水平开放,在中外合作办学、新型国际教育学院模式、网络教育发展等方面积极探索。如面对疫情对国际学生留学教育的影响,国外一些大学主动与我国高校联系,合作开展留学生国内授课模式,这就对将来高水平大学的国际教育学院建设有所启发。还需要进一步表明的是,不同高校要依据自身的定位特点开展办学模式改革探索,不能再走大一统的办学模式之路,要思考普及化阶段、智能化时代的办学特征。

面向未来,“大教育”办学模式将会出现,特征是一个“融”字——教育融入社会,人工智能融入教育,学科相互融合,专业融合产业。信息技术的深入应用,纵向上有助于建立高等教育与其他各级各类教育的深度衔接,横向上有助于搭建起高校之间资源优化组合、高校与企业社会融合发展。高等教育将越来越关注资源共享,关注世界性知识资源合作,高等学校将成为对各方开放的载体平台,进而形成大教育办学格局。

3.治理模式需要早日筹谋应对。伴随着互联网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网络化的公开、公平、效率诉求会不断增加,高等学校对社会开放程度会不断加剧,将对传统的科层管理模式提出挑战。

教育购买服务、大数据管理、人与人交往方式、学术工作方式等也都会实质性影响行政运行体制机制,进而推动教学组织形式及教育形态业态的变化。大规模、多层次、多元协同会频繁发生,区块链技术将进一步推动教育评价的改革。这一切,会真实地让人们感受到从管理到治理的变化,未来的变革将是全方位和根本性的。

4.“四新”建设将推动以学科产业融合为基础的创新。“四新”即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旨在促进学科之间融合、推动学科和产业之间融合,在融合中推动创新。一是新工科全面深化,推动新产品、新产业的出现,推动产业升级;二是新医科面向生命全周期,服务健康中国;三是新农科瞄准绿色生态,服务乡村振兴;四是新文科用中国理论讲好中国好故事,注重先进科技元素融入。

四、高等教育体系建设的任务在加重

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是“十四五”时期教育工作的重点。教育体系建设,包含着对体系的科学理解、构建原则、优化依据,也包括如何看待教育自身及与社会的关系,重点方向是提高体系的自适应能力。

1.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一个好的教育体系应能形塑美好未来、反映社会变迁、遵循教育规律、满足时代要求,各级各类教育之间衔接沟通顺畅,各级各类学校定位清晰,整个教育体系开放包容,形成面向社会的自适应调节机制。

教育体系是对一个国家教育情况的基本架构与描述,对内是路径,对外是标识,对个人成长与单位招人的影响巨大。越是成熟的教育体系越定型,这种定型不是僵化而是宏观有序、微观灵活,满足社会组织和家庭个人的多元教育需求。而教育体系的成长、成熟是一个过程,与教育的普及程度和社会的发展水平有关。

中国教育发展至今,已建立起世界上最为庞大的教育体系,该体系基本能够满足社会的多方面需求,这是笔者对体系现状的判断。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是优化完善,让结构更加适应社会发展,让体系能够根据社会需求而进行自适应调节,还有就是把一些新兴的教育形态或已经发展起来的教育形式顺畅地融入现行教育体系之中。

完善教育体系需要处理好四种关系,即层次、类型、形态、内外间的关系。其中,层次、类型是老生常谈,常谈常新;教育形态近年来变化很大,新形态新业态不断涌现;内外主要指教育与社会。理想的状态是结构问题反馈及时,体系通畅自动调节。

2.高等学校分类发展。高校分类问题在教育界已讨论了很久,一直难有定论,说明了事物的复杂性。分类是主观的、简单的,现实是客观的、复杂的,所以怎么分都会有争议。但是,作为科学研究或者政策引导,总还是需要把那些典型特征分离出来。

发达国家已现实形成了学术性和应用型两个体系的高等学校模式,只是界限分明程度不一。德国分明,有着上千年的行会管理传统,非常重视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因此从业人员技术技能水平高,产品精益求精底子硬;美国不分明,但也有专业大学或专门学院的类型,是个移民国家,相对而言更重视通识教育个性张扬,所以创新意识较强,思维灵活,不拘泥传统;法国、英国、日本相对而言居中。可见,教育体系与各个国家的文化传统密切相关,也由此导致各国的核心竞争力特点不同及国家战略方向差异。当然,好的东西大家也都会彼此借鉴、努力扬长补短,如德国硬件强补软件而出台工业4.0智能版,美国软件强补硬件而实施制造业回归战略。创新如心脏引擎,应用如血液循环。中国是个大国,又是后发型国家,两方面的长处都要吸收,创新和应用都需重视和兼顾,但各高校对模式的侧重、发展的重点一定要做到心里有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经把高等教育分为5A1、5A2和5B的做法比较接近我国的实际情况。5A为理论型高等教育,其中5A1按学科设专业以为研究做准备,5A2按行业设专业以满足产业高技术的发展要求,5B为职业技术型的高等教育。2017年,教育部在《关于“十三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中提出高等教育总体上分为“研究型、应用型和职业技能型”三大类型,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为此,笔者将我国高校划分为理论型、实践型、职业型三类,进一步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是:理论型高校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实践型高校加强综合能力应用,职业型高校侧重操作能力训练。理论教学、实践运用、技能培训是所有高等学校都需要有的教育模式,但三类高校在侧重安排上要有模式意义的差异。

五、通过评价改革引导高校高质量发展

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高等学校要扎根中国大地,面向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服务中国发展。理解发展的重大变化,找准发展的具体方位,融入新发展格局,加强模式探索,用评价改革来实施引导,这就是推动新时代高等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基本逻辑。

1.适时引导方位调整。高校评价要以积极的方式引导教育的方位调整,推动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伟大实践。

首先,“破五唯”需破的是过去,简单的量化指标适用于机会短缺时期或学习借鉴的粗放阶段,是典型的阶段性问题,在发展内涵发生重大变化的新时代显然已不再合适;其次,“破五唯”要立得起未来,未来最大的不变是变化本身,评价改革要能激发出创新活力,把变化的方向把握准、引导好,推动实现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的高质量发展;再次,“破五唯”要守得住本质,坚持党的教育方针,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对未来高等教育发展的本质要求,教育评价要有助于深化内涵式发展和促进学生科学成才。

2.抓住核心特征进行评价。本质内涵是什么就评价什么,岗位要求是什么就评价什么。评价要抓准抓稳核心特征,导向明晰。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出要推进高校分类评价,并聚焦“双一流”建设、应用型本科、师范教育评价提出建议,说明这三类院校具有典型意义,也是我们过去一直重点推动的工作。目的是希望它们在特色建设上积极探索,在自身科学定位上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其他高校发展做出示范,为高校分类评价积累经验。

《方案》还进一步提出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根本标准,坚持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促进科学成才,说明评价的导向不能走偏。从思想政治教育、学业标准基础、本科教育教学评估、学科评估、研究生选拔等方面强化人才培养中心地位;从师德师风标准、促进专业发展、强化一线学生工作、着眼教育教学实绩、改进教师成果认定、突出质量导向等方面强化教师育人职责;从鼓励高校学报向教学研究倾斜、实施教材建设国家奖励制度、完善国家教学成果奖评选制度等方面强化组织引导的科学性。

面向未来,高等学校要在扎根中国大地办学的丰富实践中开拓自己的道路,满足社会旺盛需求和自身水平提升需要,从学习借鉴向创新模式转变,在对国家、民族的贡献中建功立业,在创新发展中为世界高等教育贡献中国模式。

(来源:《江苏高教》2021年第5期)

相关新闻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版权所有 2021-2022 122cc太阳集成游戏(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 搜狗百科 鲁ICP备15026974号-1 POWERED BY Rosion.net